时间: 2024-12-20 03:36:41 | 作者: 水利信息化
种了10多年水稻,杭州浙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友在今年算是切实感受到了智慧灌溉带来的甜头。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的地头。经过精确测产,这块地的单季稻平均亩产可达1500斤。今年夏天,晴热高温维持的时间长,面对“烤”验,有此成绩,去年完工的智慧灌溉系统真是帮了大忙。
杨金友在梅林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总共1200多亩,前期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已有了显著提升,但就灌溉而言,尤其到了夏天,经常感觉不够“解渴”。未解决进水慢、灌溉不均匀的问题,杨金友专门雇了4名放水工,除常规的自流灌溉引水之外,再用七八个水泵予以补充。
去年,智慧灌溉项目实施后,基地增加了灌溉面积,整改了灌溉渠道,部署远端灌溉控制蝶阀和闸阀,还定制配套了水质监测仪和流量计,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瓜沥镇副镇长裘利锋和记者说,前期在该区域,由于已实施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灌溉渠系相对完善,因此保留了原有渠系布局,因地制宜对地势较高导致难以自流灌溉的区块采取管道输水。在他看来,项目建成后,对于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涵的“五水共治”,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效益。
江南多暴雨,过去农户施过肥后,有不少会因此流失,肥水进入河湖系统后,轻易造成河道富营养化,一旦天气炎热,有很大的可能性转变为黑臭水体。“优化现有排水渠道后,也就是在农业污水排入河道之前,建立符合农业用地的人工湿地,设生态拦截沟渠,实现种植尾水零排放,既省了水资源,还美了农村人居环境。”裘利锋说。
杨金友很难说清智慧灌溉其中的具体门道,可他明显感觉到了变化。“瞧,一部手机就能控制阀门,哪块田缺水,还能个性化‘开小灶’。4名放水工缩减成两名,还能顾得上其他农活;农田尾水零直排后,肥料减了20%,既省成本又节工。”由于灌溉更精准、更高效,梅林村的这块基地,亩产比另外的地方要高出200多斤。产量增,成本减,效益自然提升了。
梅林村是“千万工程”的源起地。如今,绿色农田和智慧灌溉又为“千万工程”注入新内涵。近年来,在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村里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特色农业”,以粮食产业为基础,推进数字观光农业,发力农文旅融合,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公共服务”,用智慧化的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萧山正逐步构建永久基本农田100%在耕地上、永久基本农田100%建成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100%在高标准农田上的“金字塔型”农用地空间结构,现共有粮食功能区15.61万亩,高标准农田32.4万亩(含在建面积)。据了解,近年来,当地通过种种手段改善灌溉条件,畅通农田“毛细血管”,变粮田为良田,3年间全区共更新改造286座机埠,并建立健全长效运维机制,有效提升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朱海洋)
欢乐家:罐头瓶口生虫成“顽疾”,企业称“公司以质量为生命”,却屡屡曝出质量问题
原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主任李迎丰:如何与媒体及网民打交道——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及在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与新闻处置
共话科学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地方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总编辑李涛:从田头到餐桌,从国家到地方,全方位宣传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