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60年·故事中的炫变】曾经他们一年搬80次家 现在终于不用了_水利信息化_贝博棋牌_贝博软件下载_betball贝博软件
  • 人造雾
  • 人造雾
  • 人造雾
  • 人造雾
  • 人造雾
  • 人造雾

水利信息化

【礼赞60年·故事中的炫变】曾经他们一年搬80次家 现在终于不用了

时间: 2024-09-19 11:37:54 |   作者: 水利信息化

  从2010年6月24日开始,这种境况被打破。自治区首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也拉曼水库奠基,履新伊始的张春贤出席剪彩。

  水利兴则农业兴民心稳,水利兴则新疆兴!一座小型水库能改变周边成百上千农牧民的命运。在新疆每一年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里,定居兴牧水利工程排在第二位。

  2010年6月2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等领导为自治区富民兴牧水利工程——也拉曼水库奠基。

  从这一天起,在新疆农牧区,因为一座小型水库,周边成百上千农牧民的命运将被改变。

  2010年6月24日一大早,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四邻八村的农牧民,像赶“巴扎”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群山环抱的也拉曼水库工地上。

  11时30分,张春贤一声令下:也拉曼水库开工!欢歌笑语伴着锣鼓声、礼炮声在山谷间回荡……欢欣鼓舞的哈萨克牧民以隆重的“恰秀”(撒喜食)礼仪表达内心的喜悦。

  72岁的哈萨克老人俄勒斯别克一家8口人,赶来参加水库奠基仪式。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看看张春贤书记,这是张春贤书记和他们一家人亲切交谈。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克达拉水库、塔城地区额敏县麦海因水库、托里县乌雪特水库也同时开工,这在新疆水库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四个“小水库”,从工程建设项目设想的提出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15天时间,在新疆水利史上创了若干“第一次”的纪录。这正是张春贤一直在倡导的“新疆效率”。

  张春贤对新疆农村水利建设相当重视。刚履新新疆,他来到自治区水利厅调研,要求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抓好牧区水库建设。

  在2010年6月17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张春贤再次强调,牧区水利工程关乎16万各族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一个说法:“小水库、大民生。”

  自治区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目标是:3年完成70万户最困难农牧民安居;5年让10.6万户游牧民定居。

  72岁的哈萨克老人俄勒斯别克一家8口人,赶来参加水库奠基仪式。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看看张春贤书记,这是老人和张春贤书记紧紧拥抱在一起。

  北疆,则面临着另一个新疆难题牧民的定居问题。牧民的定居是要改变现在的游牧状态即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张春贤曾跟援疆干部动情地讲到了这样一些细节:没定居的牧民一年中要搬80次家,行程数百公里,多的要走2000多公里,冬天要在雪地里搭帐篷,住冬窝子,非常之苦。

  小水库是牧民定居的门槛,因为有水才有草,有草才有畜,有畜才能定居。这些小水库是解放后一直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难题,对牧民非常非常重要。但尽管是小水库,投资却很大,多的要8000多万甚至上亿元,最小的也要三四千万,每个小水库也只能解决几百户牧民的问题。从效益上讲,投入产出比很低,所以长期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2011年4月2日,新疆第三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18个项目在7个地州的18个县市施工现场同时开工奠基,标志着自治区规划内的27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全部启动实施,张春贤与工人亲切握手。

  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总投资需要19亿元,对财政紧张的地县来说压力很大。

  “建牧区水库的钱从哪里来?”张春贤给出的办法是,由大企业投资,牧区水库由大企业冠名。但投资规模要适当,可以是一家公司修建,也可以是两家合建。

  5家大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华电、紫金矿业各投资3000万元修建布尔津县也拉曼水库,华能新疆能源投资3800万元修建福海县阿克达拉水库,国电投资3525万元修建额敏县麦海因水库,中电投投资5800万元修建乌雪特水库。

  4年之后,2013年10月,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也拉曼村村民叶尔波力一家四口搬进了10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牧民定居房,厨房、自来水、洗漱间、供暖小锅炉等一应俱全。最要紧的是,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也迎刃而解。

  在新疆农牧区,因为一座小型水库改变周边成百上千农牧民的命运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叶尔波力身上。

  2011年11月30日上午,中广核·青河县阿苇灌区引水工程通水仪式现场,尽管飘着雪花,天气严寒,该县阿热勒托别乡克孜赛村村民托依勒汗的心里却无比温暖,心情十分激动。

  托依勒汗骑摩托车走了30多公里来参加通水仪式,见证这一历史时刻。2012年4月,他们就可以搬迁新居,开始定居生活了。托依勒汗计划在定居区开个小商店,做点小生意。

  2012年5月水库建好以后,作为下游直接受益的乌雪特乡井什克苏村,村里的3500亩荒地都被开垦出来,油菜、打瓜等这些经济作物也被第一次试种,收获也很不错,亩产提高了不少。

  乌雪特乡井什克苏村民也尔勃拉提说,以前家里没有自来水,人畜饮用水都得到一公里外的河坝里去挑,污浊的河水半天后才能沉淀清澈。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家里也用上了洗衣机、电冰箱等物件。

  “富民兴牧”水利工程:2010年,新疆启动实施了“定居兴牧”水利工程,通过企业冠名无偿援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和212项配套骨干工程,27项水利工程包括1项渠首工程、1项干渠工程和25座牧区小型水库。

  该项水利工程是新疆各族牧民实现以水定地,实现牧民搬迁定居、安居,以及实施5.8亿亩天然草场恢复计划的首要工程。这27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解决新疆259.7万亩饲草料地的水源问题,其中新增人工饲草料地98.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0.9万亩,可为2.5万户牧民定居提供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管护主体缺乏、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常规使用的寿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站”起来能到你脖子】今天早上7点,家住雨花西路的丁南兴在淳化小水库钓到一条83斤的大青鱼,身长达1米4。丁先生表示,自己将会把鱼分享给周围的邻居,一起庆祝青奥的顺利举行。(图文by金陵晚报记者张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