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农业生产加力提速_贝博软件下载_贝博棋牌_贝博软件下载_betball贝博软件

贝博软件下载

春日农业生产加力提速

时间: 2025-03-07 00:50:25 |   作者: 贝博软件下载

       

  正值春季,阳西的田野里涌动着农业发展的热潮。在这幅春耕画卷中,科技赋能成为最鲜明的底色。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阳西农村产业振兴的脚步更加坚实。

  近段时间以来,阳西各地一派农忙景象,机械化作业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特色农产品壮大了产业集群,“公司+农户”模式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阳西农村群众用辛勤的汗水,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阳西各地种植大户正在积极抢抓农时,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他们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通过机械化育秧提升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智能,为全年粮食生产起好步、开好头打下坚实基础。

  在位于程村镇的中源农业有限公司育秧基地,水稻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工作人员娴熟地使用育秧机开展自动化育秧,摆盘、放土、投稻种、覆盖表土,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随着传送带稳稳地进入育秧保温大棚。随后,工人们俯身搬起秧盘放进身后的秧田,机械化生产的全部过程让育秧作业变得轻松许多。

  该基地负责的人介绍说,以往传统人工露天育秧,受天气影响大,育秧效果不稳定,而且效率低。今年建好育秧保温大棚后,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和水肥,能更好地控制育秧环境,秧苗成活率超过98%,育秧周期相较于传统方式缩短了5至6天。

  据了解,今年春耕前夕,该基地投入约30万元建设了育秧保温大棚、育秧生产线和传送带,人力成本减少约60%,现在一个人能控制2000多亩水稻田的秧苗作业。今年该基地预计育秧7000多亩,除了满足自身秧苗需求之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育秧托管服务,解决劳动力短缺、技术缺乏等问题,助力早造水稻丰产。

  近年来,阳西县加大科技助农力度,积极推广机械化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实现水稻育秧机械化。截至目前,阳西共有8个育秧中心,分别在织篢、程村、上洋、新墟等镇,每造合计最大育秧能力约1.5万亩。今年早造水稻种植期间,8个育秧中心共计划育秧1.2万亩。目前,各育秧中心正在马不停蹄地生产优质秧苗,为今年水稻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近两年来,作为东北菜的“当家花旦”之一,油豆已经在阳西县塘口镇的富硒土地上“安家落户”。这种在南方逐渐被广为种植的北运蔬菜,由于价格高、品相好,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日前,在位于塘口镇竹迳村的油豆种植基地里,一串串红绿相间、沉甸甸的油豆挂满豆秆,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绿色海洋。村民们来回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着油豆。该基地负责的人介绍说,这是连续第二年在塘口镇种植油豆,这里的富硒土地种出的油豆品质更佳,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和东北等地蔬菜市场。

  据了解,竹迳村的油豆实现北豆南种的发展模式,也是当地土地流转取得的很明显的成效。近年来,竹迳村充分的利用富硒土地资源,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整合闲散土地资源,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措施,共流转土地1600多亩,为规模化种植各种特色作物奠定基础。

  同时,该村逐渐完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灌溉和用电提供了便利,并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还推动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竹迳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引进种植大户,使村民能够在家门口打工。通过土地流转带来的托管费收入,村集体可增收1万多元。”竹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小燕说道。

  下一步,竹迳村和油豆种植基地计划优化农产品存储和运输环节,进一步延长富硒农产品的销售周期,提升产品竞争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西瓜是阳西县上洋镇的特色农作物,上洋西瓜一直以口感好、甜度高著称。日前,上洋西瓜正值授粉坐瓜的关键时期,种植户抢抓有利农时开展田间管理,为西瓜的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走进上洋镇双鱼村的一处西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西瓜苗长势喜人,部分瓜苗已经坐瓜,一个个鸭蛋大小的西瓜和黄色小花点缀在绿色的瓜苗间。种植户正在开展控苗、喷施营养素、防治病虫害、施肥等田间管护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坐瓜率。

  据该基地负责的人介绍,今年种了26亩西瓜,种植品种主要有甜王、美都、黑美人等。目前,该镇西瓜处于坐瓜期,基地大棚内长势均匀、色泽嫩绿的小西瓜在藤叶下探出了“脑袋”。今年上洋镇农技专家指导当地农户用吊网种植方式种植西瓜,相比露天种植可以更加好地控制西瓜种植温度及水分,能大大的提升西瓜种植密度,达到提高品质及产量的效果。

  据了解,今年上洋镇种植西瓜面积约1.9万亩。虽然年前的低温、干旱天气,对西瓜育苗有一定影响,但近段时间气温回暖,西瓜生长逐渐回到正常状态速度,预计三月底能够上市,西瓜今年产量预计比去年高。

  上洋镇农技部门提醒广大种植户,西瓜坐瓜后仍然需要较多水分,有条件的话能够使用跑马水灌溉的方式维持瓜田湿度,预防病虫害,保证西瓜的正常生长。

  近年来,新墟镇充分的利用富硒土地资源,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南药产业。其中,河角村委会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种植南药近百亩,让撂荒地焕发新生机,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走出了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在河角村委会的南药种植基地,挖掘机不断翻动着泥土,一簇簇南药“百部”的根茎被挖出来堆放在地上,散发出浓郁的药香味。村民们有序地进行着清理、切割、装袋、搬运,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

  据了解,“百部”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中药治疗,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抗菌杀虫等功效。“百部”从种植到采收需要2至3年时间,这种南药耐寒暑、易管理、产量高,主要的田间管理内容是杀虫、施肥、除草。

  河角村从2022年开始种植“百部”,今年是首次收获,产量比较理想,平均每株“百部”可产4至8公斤的鲜品。目前,“百部”鲜品市场行情报价每公斤6元左右,主要销往广西等地。种植基地与中草药加工厂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订单销售方式确保销路畅通。

  该基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采挖高峰期每天用工5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20元,采收期预计10天左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个关键阶段。为了缓解近期降水偏少带来的春灌压力,提高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阳西县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确保春耕灌溉供水安全顺畅。

  茅垌水库是塘口河流域上游的主体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23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约0.75万亩,是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地。日前,在塘口镇茅垌水库北干渠,水库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水渠是不是真的存在堵塞问题,并通过启闭机的精准操控调节水流大小,保证水流畅通。

  据了解,茅垌水库主要向织篢镇、塘口镇供水,预计春耕用水量大约400万立方米,目前水位约25.93米,库容约502万立方米,相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35%。

  去年底以来,阳西县降水偏少,水库蓄水量同期明显减少,使得春耕用水较为紧张,但目前仍处于可控范围,有关部门将重视雨情、水情变化,细化科学用水方案,抢抓时机蓄水,全力保障春耕用水需求。

  目前,阳西县43宗中小型水库现有蓄水量约10589.14万立方米,基本可满足灌区春耕用水需求。接下来,有关部门将积极行动,指导各大水库做好科学蓄水和用水调配工作,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保障春耕用水,为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李甜 冯雨婷 詹文萍 陈秋萍 王睿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