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30 04:01:02 | 作者: betball贝博软件
大多数都用在社保、民政部门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低保户、困难户、社会的帮扶、贫困生、特困对象等慈善救济、牺牲病故抚恤、伤残抚恤、烈军属及在乡生活补助、安置、现役军人优待金、精简老职工救济,残疾人补助经费、五保户供养经费支出
6.卫生健康支出4049万元,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大病保险基金、地方城镇和乡村居民补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医疗救助基金等支出。
7.城乡社区支出591万元,大多数都用在村镇建设和动迁、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等支出。
8.农林水支出446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补助、海棠先锋补助、年度土地、老人补贴、农村公共服务综合补助、现代农业扶持资金等支出。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合计为28128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8128万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024年,全镇完成政府性基金上级专项转移支付83929万元,上年结转资金861万元,收入合计84790万元。
2024年,全镇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83762万元,调出资金1028万元,支出合计84790万元。
在“开源”上找思路,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在“盘活”上做文章,加大集体资源资产和存量资金等盘活力度。在全力组织税收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拓展非税收入渠道,积极落实南丰城建公司持有的东沙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交易事项,主动作为,挖潜增收。发挥财税联席机制,统筹协调、沟通联络、跟踪落实相关税源,通过各项税务筹划方式增加税收。
出台《关于进一步厉行勤俭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各环节,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按照“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的原则,确保民生保障、惠农补贴资金等落实到位,加强对乡村振兴资金的拨付与监管。
统筹发展与安全,认真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发挥财会监督纠偏作用,对资金管理等情况做监督检查,提升监管质效,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重视经济发展形势和宏观政策变化,合理预判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动态监控“三保”执行、国库库款等情况,对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加强平台公司管理,规范做好资产新增、使用、处置工作,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提升企业运行效能,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利用资产集成化平台,对资产进行归集、分类,对全镇资产进行整体画像,建立全镇资产管理统一台账。通过重组整合全镇的集体企业、集体资产,提升平台公司资产数量,做大做强资产基本盘,增加现金流,提高收益率,加速市场化转型。改善服务配套,优化营商生态,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南丰、扎根南丰,做大园区经济的总盘子,稳固租金收入来源。
2025年我镇预计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000万元,形成结算财力收入为25000万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428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2925万元,预计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财力32212万元。
2025年完成预期财政收入后,财政支出安排为32212万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具体项目支出的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78万元,支出大多数都用在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各项会议经费等。
3.教育支出10101万元,大多数都用在在职、退休教师等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学校校舍设施维修、中小学及幼儿园美丽学校建设等。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49万元,大多数都用在社保、民政部门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低保户、困难户、社会的帮扶、贫困生、特困对象等慈善救济、牺牲病故抚恤、伤残抚恤、烈军属及在乡生活补助、安置、现役军人优待金、精简老职工救济等支出。
6.卫生健康支出4009万元,大多数都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大病保险基金、地方城镇和乡村居民补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医疗救助基金等支出。
7.城乡社区支出3319万元,大多数都用在村镇建设和动迁、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等支出。
8.农林水支出6441万元,大多数都用在农业水务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农村公共服务综合补助,农技推广经费、农业运行经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农药配送补贴、生态设施补偿等其它涉农项目补贴支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现代农业扶持资金等支出。
2025年,全镇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6335万元。2025年全镇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3410万元,另有调出资金2925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为6335万元。
多方联动抓收入,筑牢财政“压舱石”。继续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强对财政经济发展形势的研判分析和前瞻谋划,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梳理税收增长点及突破口,切实做到全镇“一盘棋”抓收入。加强对重要行业、重点企业调研服务,逐步加强沟通联系,集聚更多优质上下游资源。以东沙物流园建设为契机,确保将外地的供应链物流、仓储、贸易等业务引入园区。结合做大总部经济战略部署,全力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力争将优质外地公司迁移至本镇,进一步拓展税源,形成新增长点,提升我镇总体税收规模。及时与自然资源部门对接,督促土地出让收入及时入库,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完成预期目标。用好“用、售、租、融”四字路径,多层次推动资产盘活,全力打好盘活主动仗。
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导向,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规范部门预算支出标准,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发展与安全、当前和长远之间的关系,根据财政财力水平实际,做好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应保尽保,竭力优先保障各项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引入预算绩效评价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选择两至三个预算项目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扩大预算绩效评价覆盖范围,分类分层压支出、调结构、盘存量。切实践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求,变“被动付款”为“主动谋划”,变项目建设“局外人”为项目立项“参与者”。认真分析项目分配、支付进度,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
坚决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把财政支出转化为群众实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能,重点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污染防治、改善民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民生实事所需资金逐项落实到位,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从指标分配下达、申请资金拨付各环节盯紧看牢,确保在规定时限要求之内将财政资金拨付到位。扎实有效推进所办民生实事达到预期效果,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牢固树立法治预算观念,切实把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部门预算编制全过程。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持续加强债务管理,加强穿透式监测,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厉行节约办事业。加强对“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暂付性款项等情况动态监测,强化“三保”风险应对处置,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内控措施嵌入预算管理业务全流程,对财政主体业务做全面监控,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完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推进政府采购公开透明,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做到责任靠实、风险可控,有效增强内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