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聚焦淄博周村古商城、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济南百花洲走访见闻_新闻动态_贝博棋牌_贝博软件下载_betball贝博软件

新闻动态

《新华每日电讯》聚焦淄博周村古商城、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济南百花洲走访见闻

时间: 2025-04-01 20:38:19 |   作者: 新闻动态

       

  《穿越时光的市声》《这里的果蔬何以能“南来北往”》《寻芳百花洲》为题刊文,聚焦淄博周村古商城、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济南百花洲走访见闻。文章提到,周村古商城曾创造过不朽的商业传奇。这里是鲁商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厚道、诚信、开放、包容的鲁商精神;在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模式使得果蔬种植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南来北往”;百花洲地处济南明府城区域,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修筑百花堤和百花台而得名,承载着人们对济南老城的记忆。

  “咣!咣!咣!”浑厚圆润的虎音锣唤醒了沉睡的周村古商城,大街古色古香的牌坊下,一场迎宾礼热闹开演:民俗演员身着古装向游客拱手作揖,送上祝福,邀请众人入城。

  记者随人群步入被称为“大街”的主街道,街面铺着青石,两侧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刻满岁月的痕迹。置身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隐约看到几百年前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这座古商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商旅重镇,自古商业发达。明代修建了以大街为核心街道的商业街,远近商贾云集,大街慢慢的变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时至今日,周村古商城尚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和民国时期建筑1000余处、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临街是铺面,后面是作坊,这种格局一直延续下来,仍在发挥商业功能,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建筑博物馆群”。

  大街入口不远处,大清邮局的门面仍旧是百年前的模样,唤起人们悠远的回忆。营业厅柜台上摆放着印有古城老照片的明信片,不少游客在这里挑上一张,盖上邮戳,把问候与祝福送达远方的亲朋好友。门店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山东最早开办的4家邮局,周村邮局就是这里面之一,可见当年此地有多么繁荣。

  走出大清邮局,路过一间糖画铺,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甜气,糖画师傅用糖汁作画,三下两下勾勒出一条栩栩如生的蛇。店主名叫路金龙,看上去50岁出头,正热情地招呼过往的游客。“生意不错,春节期间尤其红火,1天卖100支没问题。”他说。

  大街中段,以绸布起家的瑞蚨祥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走进瑞蚨祥店铺,可以触摸一段“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故事。清道光元年(1821年),瑞蚨祥的前身万蚨祥在周村大街挂牌,后来迅速辐射全国各地,成为“中华老字号”著名品牌。如今的周村古商城瑞蚨祥店里,顾客在琳琅满目的丝绸柜台前驻足流连,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丝绸制品。店铺主营周村特色丝绸和传统服饰,新款服装巧妙融合齐鲁文化元素,引来顾客盈门。

  游客在街巷间逛累了,可以坐下来喝一壶茶。在外打工多年的周村人王鹏看到家乡商机,回来创办了“知饮茶舍”,秉承诚信经营理念,生意越做越红火。去年10月,他又开了一家“怀旧茶馆”。王鹏盘算着新年计划:“开春后再好好打理一下院子,把收藏在库房里的老茶摆出来,让天南地北的客人品一品。”

  周村古商城曾创造过不朽的商业传奇。这里是鲁商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厚道、诚信、开放、包容的鲁商精神。沿大街一路走过,良心尺、公平秤、无税碑等老物件,以及大染坊丝绸、周村烧饼、铜响乐器等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跨越时空,诉说着往昔的风云故事。目前周村古商城有老字号企业40多家,在沿袭传统制作流程与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行至大街尽头,“旱码头”牌坊出现在眼前,不少游客驻足留影。当地文史资料记录:“周村烟火鳞次,泉贝充牣,居人名为旱码头”。当年旱码头是各种商品的集散之地,商家在这里将货物装车运往四方,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

  在周村古商城,现代商业与民间传统文化交织融合,“老”与“新”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周村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槐瑞雪说,古商城常态化开展抛绣球、鸣锣开市、货郎担等民俗展演,创新推出迎宾礼、票号风云、蒲公说等情景演艺,引进茶社、民宿等新业态门店30余家,还有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等,古商城展现出新气象,再现“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盛景。

  来自四川达州的邓女士一大早就和丈夫来到周村古商城,沿街观赏古建筑、逛商铺。她和记者说:“这里古香古色,保护得挺好。印象最深的是各种文艺演出,景区里人气很旺,体验到南北方过年民俗的不同。”

  周村古商城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新广介绍,目前商城共有经营业户300余家,带动直接或间接就业3000余人,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约65万人次,现在每天仍有四五万人次。

  暮色四合,悬在街巷上方的灯笼映照出升腾的烟火气。头上是花灯,脚底是青石,光影摇曳间,古商城不绝的市井声仿佛穿越时光,回响悠远。

  “一个多月前,我们采用水培技术种植的奶白菜、油麦菜、苦菊等12项农产品获得‘湾区认证证书’,济南的蔬菜也能便捷通行粤港澳大湾区了。”尽管一轮寒潮刚过,但在济南莱芜区的山东艾绿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生菜、油菜、奶白菜等十几种蔬菜生机盎然。公司负责人董立新对记者说:“这是济南市首次有企业获此证书,公司近期蔬菜销量激增,快忙不过来了。”

  “一张认证书,使得很多南方省份的知名商超纷纷抛来合作的橄榄枝。”董立新说,自从使用自动水培温室技术后,绿叶蔬菜不受天气影响,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升,蔬菜供应实现四季不断。“现在既卖北方,也供南方。”

  记者看到,除了水培技术,艾绿吉泰农业在蔬菜种植中使用了多项科学技术手段,逐步提升了种植效率。例如,通过智能水质净化系统,实现了水和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一亩蔬菜用水量是传统大棚的十分之一。

  在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模式使得果蔬种植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南来北往”。记者在杨庄镇的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监测莲雾、柠檬、木瓜等生长状况。这些南方水果,为何能在莱芜区大面积种植?用济南科百数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伟的话来说,是因为“这里的水果会说话”。

  “园区内铺设有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植物生理传感器,实时采集和监测空气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pH值、叶面温湿度等信息。有了这些,作物可以每时每刻‘表达’对肥料、水等的需求。”宋伟说,以遍布园区的各类传感器所收集的海量数据为底座,打造形成集环境监视测定、信息传输、指令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物联网,实现对作物生长各环节的高效管理,这让“南果北种”不再遥不可及。

  “北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积累营养、提升甜度。”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农艺师曹耀鹏说,通过合理使用自动化温湿度调节技术,部分品种还能实现错峰上市,受到消费者欢迎。

  “有智慧农业加持,农人们不再靠天吃饭。”杨庄镇副镇长殷秀娟说,莱芜区地处济南东南部,是传统农业区,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超过七成。仅杨庄镇就建起12家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产品年出口创汇稳定在20亿元左右。

  莱芜区今年提出,将全力发展数字农业,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层次地融合。持续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5%。

  “我们已成功打造以杨庄镇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了9个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青说,南方果蔬北方种,未来智慧农业将继续助推莱芜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前进。

  在济南大明湖以南,一片碧波粼粼的池水宛如明镜,将周边古色古香的青砖灰瓦小院倒映其中,这里便是济南百花洲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40多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这里绽放活力。

  阳光照进向群皮影社,给货架上的皮影产品打上了天然的“灯光”,几名女孩正在挑选皮影文创饰品。“这款趵突泉文创产品卖得很好。”向群皮影社艺术总监李云卿取下一款晶莹剔透的耳坠,拿给记者看。熟牛皮制成的耳坠上,趵突泉三眼泉水托举着观澜亭,淡蓝色的泉水与明黄色的亭阁对比分明,济南特色鲜明。

  李云卿和记者说,济南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向群皮影社曾前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在打造传统皮影表演研学产品的同时,团队还针对年轻人的喜好和审美,围绕皮影材料和制作流程与工艺开发了动漫纸雕、皮影首饰、夜灯等文创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沿着街区内芙蓉溪旁的青石板路走进景韵阁,10岁的何彦希身着汉服坐在长桌前,用剪刀剪断镀金铝丝、勾勒图案,此时一只掐丝珐琅卡通小猫的轮廓已接近完成。

  “拓图、涂胶、掐丝、点蓝、固定、干燥……完成一件掐丝珐琅作品,短则两三个小时,长则几十个小时。”景韵阁工作人员周蓉蓉说,他们开模制作了一些小件产品的合金底胎,让尝试掐丝珐琅制作的游客可以直接从点蓝起步,能省去大半时间,这样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百花洲文创集物社去年推出“把子肉冰淇淋”,迅速成为网红产品。“把子肉是济南的传统卤味,冰淇淋是年纪轻的人喜欢的西方甜点。把它们结合起来,是一次‘跨界’的创新尝试。”百花洲文创集物社负责人杜航说。

  王国强的格物小厝漆艺工作室面积不大,三五个人同时进门都有些局促。在这间工作室里,传承着传统髹漆技艺的王国强,和记者说起的却是3D建模、AR等新潮的技术概念。

  “我刚参加了济南市文旅局组织的关于非遗数字化的会议。”王国强说,生漆极易引起过敏,如果不用接触实物就能通过数字化进行展示、体验,就可以让你们可以更放心地尝试这门手艺,让它更好传承下去。

  百花洲地处济南明府城区域,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修筑百花堤和百花台而得名,承载着人们对济南老城的记忆。2023年,济南市对百花洲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启动整修改造工程,在进行古建筑修缮、环境提升的同时,引入具有济南特色的传统技艺,修缮一新的这个街区于2024年5月正式亮相。

  传统工艺工作站、泉水人家民俗博物馆、白雪楼非遗剧场等文化单元,和以非遗、文创、民俗为主的30个特色摊位形成的文化市集,共同汇成了百花洲活色生香的文化风景。行走在曲径通幽的青石窄巷,穿越古雅别致的院落亭台,不时要给行人和相机让路。这里处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孩,就着街巷、影壁等天然相框取景拍照,或拍摄短视频。

  “重新开放至今,百花洲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客流量已超越180万人次。”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学东说,如今,这里已成为济南热门打卡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南芦村农民70岁的宋玉芳家,她和老伴正坐在炕头上精心制作豆面灯。威风凛凛的老虎、金...[详细]

  □本报记者罗莎莎□本报通讯员于叶蔡慧打着购物消费赠积分的幌子,利用正规交易所作为资金结算通道进行掩护,上线披着合法外衣的App,仅半...[详细]

  今年的春节尤为特殊,这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去年12月,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详细]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团队为一名被鞭炮炸伤头面部,导致右眼眼球破裂,眶骨、鼻骨多发骨折,面部大范围烧伤,眼、鼻、口唇多...[详细]

  近期,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决定...[详细]

  本报记者董若义通讯员张格平王勇汶上报道中控室显示屏上,绿色的光点不停跳动,剂量率监测仪、γ能谱仪、气溶胶采样器等监测内容罗列清晰,...[详细]

  它们大大小小,羽色不一,身姿行藏风情万种。通知我们,发个喜帖。四散的礁石上有许多海蛎子,石头是它们的土地,壳是它们的房子[详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袁淼袁婧1月13日,4月龄的婴儿南南,在接受了针对先天性肺畸形的胸腔镜下解剖性病灶切除术后顺利出院,并将返回位于新疆...[详细]

  济阳鼓子秧歌表演现场本报记者苏锐文/图穿着一身黄色绸缎演出服的王钢正,倚在仁风镇流河村文化广场的一堵墙上,正在晒太阳。他面前是一幅...[详细]

  本报记者苏锐元宵节前夕,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人潮涌动。天气转暖,来看花灯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济南市政府提前部署元宵节旅游市场,...[详细]

  本报记者张道正大年初五,在山东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碌地打包发货;在有爱云仓汉服基地内,直播间里的主播们身着马面裙热情推介...[详细]

  本报讯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并且开展了2025年首个食品安全“百姓点...[详细]

  □扫描二维码阅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通用指南》编者按市场监管总局日前下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通用指南》和《食品安全执法办案指南...[详细]

  山东中西部气温升至10℃ !山东气象:较强冷空气11日到 全省大范围雨雪降温

  好品山东·海尔健康焕新节大咖访谈山东三源王欣莹:家电换新好在哪里?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林武在枣庄调研时强调 加快项目建设 激发消费活力 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

  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 全力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 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专栏聚焦山东等地冰雪经济:“冷资源”正不断涌动“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