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18 04:35:08 | 作者: 新闻动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太原市水务局将深入贯彻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市委“用水、兴水、防洪、复流”八字要求,围绕落实“两规划、一方案”(《太原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山西省农村供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太原市治水兴水行动方案》),着力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以治水兴水节水新成效为全省水利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山西省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方案,强化用水定额标准执行应用,编制完成《太原市节水规划》,加快构建节水综合体系,逐步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年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9.94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12%。二是扎实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落实《太原市地下水超载治理方案》,综合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煤矿限采、生态补水等措施,推动15项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完工达效,全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1.5亿立方米以内。三是完善节水体制机制。充分的发挥全市节水联席工作会议机制作用,落实用水计划管理,加大节水载体创建力度,全方面开展节水行动,依法依规强化取用水管理,不断的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锚定目标任务,强力推进各项保障措施,全力巩固晋祠泉出流现有成果,推动晋祠泉稳定复流、兰村泉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编好规划。完成《晋祠泉域保护规划》《兰村泉域保护规划》,建立完整系统完善的泉域保护与文化彰显体系。二是用好项目。完成晋祠数字孪生一期项目,初步实现数字孪生与智慧决策综合系统部署并投入应用。三是建好体系。推进晋源区与清徐县交界区域内边山沟道的谷坊、跌水、蓄水池建设,构建晋祠泉近程补水体系。四是做好监管。加大在产煤矿疏干排水监测点位建设力度,持续强化地下水监管。
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聚焦全生命周期,做好全方位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一要抢抓机遇统筹谋划项目。结合“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精准谋划、加快储备一批具备前瞻性、牵动性、战略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储备机制。二要全力以赴高效推进项目。重点围绕东西山调水工程、“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一期)、“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等,紧盯时间节点,加强统筹调度,全力攻坚克难,定期督导推进,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树牢“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维护河湖健康水生态。一是深化河湖长制。落实好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配备,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组织并且开展河湖长制工作暨河湖管理培训,切实提升河湖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推进智慧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全力推进杏花岭区县级智慧河湖监管项目,推动建设6条幸福河湖,年底实现全市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条幸福河流。三是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扎实推进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小型水库更新改造和维修养护工程,加强重点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扎实做好水毁修复、责任人动态调整公示、隐患排查整治、防汛物资补充等基础工作,为实现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树牢造福人民政绩观,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不懈做好民生水利保障,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水务贡献。一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计划实施清徐县和杏花岭区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工程,逐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二是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实施26处巩固提升工程和71处维修养护工程,开展市级水质抽查巡检,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三是深化水土保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5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68.5%。四是加强灌区标准化建设。推进清徐县敦化灌区、尖草坪区上兰灌区中型灌区标准化建设,实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五是全力做好春浇。做实设备维护、水量调度、安全运作等工作,加强农灌退水管理,确保作物应灌尽灌、农灌退水不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