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25 03:34:27 | 作者: 工程业绩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 徐芳)金秋送爽,稻谷飘香,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较1949年增长5.1倍,粮食单产也实现大幅度的提高,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强劲动力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光大银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深入学习并运用“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近日,央广网与光大银行携手走进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共同见证普惠金融如何保障粮食稳产保供,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在黑龙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中化现代农业(黑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现代农业”)作为农业服务企业的佼佼者,与光大银行紧密合作,共同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中化现代农业致力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过度分散、先进的技术缺失、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而光大银行则通过普惠金融理财产品,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双方的合作模式不停地改进革新,从保证担保方式向信用担保方式过渡,以中化现代农业为依托,打造模式化惠农贷款,让农户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时不再为资金问题所困扰。
中化现代农业为广大种植者和食品价值链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涵盖农业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全产业链服务。他们立足黑龙江省的品质农产品区域优势,重点发展水稻、玉米和大豆三种粮食作物,黑龙江区域年收储优质原粮30万吨左右。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杰介绍道:“中化农业MAP定位于‘为种植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农业服务商’,在消费升级与新型农民之间搭建起桥梁。截至2023年底,MAP在黑龙江省32个优势产区县建成MAP技术服务中心44座,累计服务规模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2.5万个,年服务面积达到151万亩。”
“我今年种植了370亩水稻,比去年多了220亩。”水稻种植农户陆东柱欣喜地分享道,“扩大水稻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光大银行和中化农业的宣传,我了解了普惠农贷,并通过中化MAP一站式农业服务平台(由光大银行提供)贷款20万元,解决了土地承包款周转问题。同时,中化农业在水稻植保上提供了帮助与指导,预计今年产量能增收24万斤,增加收入约50万元。”陆东柱的故事只是光大银行普惠金融助农兴农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农户在光大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然而,缺乏担保物一直是农户获得资金支持的“拦路虎”,也是困扰金融机构的难题之一。未解决这一问题,光大银行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风险共担的银担合作模式。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江农担”)就是这里面的重要合作伙伴。龙江农担作为全国首家建立的省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政策性定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担保业务规模,持续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助力。
龙江农担哈尔滨分公司副总经理朱彦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公司是全国首家建立的省级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全国农业担保体系重要成员单位。公司重点支持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以及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逐步扩大担保业务规模,持续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助力。”
自2021年以来,光大银行已与龙江农担下辖机构在省内10个地级市、22个区县开展业务合作,累计投放资金达21.55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除了与龙江农担的合作外,光大银行还积极开发农业担保模式农户贷和龙头农业服务组织模式化贷款,不停地改进革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辖属大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姚恕介绍道:“分行依托农业大省优势,积极整合挖潜内外部资源,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开发农业担保模式农户贷和龙头农业服务组织模式化贷款。截至8月末,我行‘阳光惠农贷’贷款累计投放29亿元,余额超16亿元;业务辐射黑龙江省10个地级市、22个区县、内蒙古东部及吉林省等主要粮食主产区,服务农户超4500户。”
为了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光大银行还与黑龙江秋慧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慧丰”)等现代农业企业紧密合作。目前,通过“阳光政采贷”业务等方式,光大银行为秋慧丰提供了800万元的资金支持。秋慧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黑土地保护等现代农业新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的服务。
秋慧丰充分的发挥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和实验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的农田种植服务、植保服务、收割服务、土地整理服务和粮食运输仓储服务以及农产品溯源服务。黑龙江秋慧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秀峰介绍道:“我们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研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在绥化市北林区成立了128家植保服务站,投入无人机170余架。在光大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家乡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高鲁在谈到粮食生产和金融支持时表示:“粮食生产是农业重中之重。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聚焦‘三农’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把‘阳光惠农贷’作为新的突破点,让龙江大地农户真正得到了普惠金融实惠,以金融力量助力端牢中国饭碗。未来,黑龙江分行将继续扎根龙江沃土,紧紧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一第一个任务,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重大课题上,持续贡献光大力量,奋力谱写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普惠金融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关乎社会大众的美好生活。光大银行从始至终坚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将业务深度融入场景,不断的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精准性。通过推动零售普惠金融的扩面提质增效,光大银行为农户提供了更高效、便捷、丰富的融资服务。
截至8月末,光大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742亿元,较年初新增24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38亿元,较年初新增61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316亿元,较年初新增38亿元。这一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光大银行在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贡献和坚定决心。
胸怀“国之大者”,护航“国之所需”。展望未来,光大银行表示,将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决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断的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光大银行还将以金融之力点亮万亩农田的普惠金融之光,描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在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的道路上竭尽“光大所能”。
近日,央广网与光大银行携手走进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共同见证普惠金融如何保障粮食稳产保供,助力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