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1-14 10:30:27 | 作者: 农业信息化
夏秋时节,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的大片农田里,玉米奋力拔节灌浆,蔬果长势正旺。
这儿处于河西走廊,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农作物灌溉有着严厉用水配额,是什么力气赋予了当地开展现代农业的底气?近来,来自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能培训班的参训人员,一探这儿的节水增粮新技能、新形式。
“咱们这儿的水资源特别紧缺,每亩地的用水目标上限只要570立方米,遇到上一年那样60年不遇的旱情,庄稼底子喝不饱水。”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原村支部书记姚吉文说,近年来村里变洪流漫灌为节水灌溉,但遇上旱情,浇地的水仍是不太够用。为添加粮食产量,种1亩小麦用水量约420立方米,小麦收成后再续种玉米,还需要220立方米的水,两者相加超越用水上限70立方米,庄稼用水的供需矛盾仍是很杰出。
上一年,姚吉文流转了1500亩土地,开端测验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栽培,每亩地块耕种浅埋滴灌小麦0.6亩、覆膜下滴灌玉米0.4亩,以两路供水管道供给水源,按小麦和玉米各自的成长特色按需滴灌。这一栽培形式,选用了科学的栽培距离,有用改进了玉米通风透光环境,相较于会集栽培的玉米,玉米果穗结实率、千粒重和容重有了明显提高。
“更为要害的是,选用这项栽培形式运用较窄的覆膜,能使覆膜面积削减,小麦浅埋滴灌和玉米膜下滴灌的面积也相应减小,有用节省了灌溉用水,每亩地中约27%的面积彻底不必洒水,剩余的面积通过精准滴灌,降低了作物需水量。”姚吉文兴奋地说。
通过一年的实验栽培,姚吉文实验的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栽培形式,每亩完结节水35%,节肥10%,节种20%,省工10%,增产20%,其间小麦亩增产70公斤,玉米亩增产250公斤,增收达400元至500元,到达节水、节肥、节本、节种、增产“四节一增”的作用。
“渴急了,恨不能一滴水掰成8份来用。”姚吉文说,“现在选用新技能形式,每亩地用水比之前节省100立方米。”
近年来,甘肃省依据不一样的区域、土地类型、水资源品种,同步推动高规范农田建造、农机具开发运用、水肥一体化等,立异性地探究出一整套高效节水农业技能途径。现场观摩的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晔表明:“甘肃探究立异‘充沛的运用天上水、保住要害土壤水、节省运用地表水、科学慎用地下水’的用水思路,大力推动节水增粮举动,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丰厚的作业经验,为全国旱作节水作业树立了标杆、蹚出了一条新途径。”
“现在大屏幕上显现的是古城村三社的黄锦泽正在灌溉玉米,用水状况实时体现在灌溉数据平台上,后台评价后,按实在的状况供给供水保证。”在金川区农业才智灌溉高效节水演示基地,省数字农业工程技能中心作业人员韩程鹏指着精准灌溉必恭必敬界面说。
据介绍,他们研制的智能过滤、智能上肥、灌溉恒压必恭必敬等设备设备,是在2023年高规范农田建造基础上,配套建造才智灌溉必恭必敬,通过水井泵房通往田间地头,在多农户地块、多作物混合栽培条件下,完结了才智节水、准确配水、精准上肥。并在每个地块均配有电磁阀智能操控单元、气候必恭必敬、虫情测报站,对作物成长和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当数据呈现“墒情低于60%以下、蒸发量到达30毫米以上”两个临界点时,主动操控必恭必敬会给相应地块配给用水目标,地头电磁阀将主动敞开,精准供给水肥一体化灌溉。
经测算,运用该必恭必敬后,小麦亩均用水量降至352.86立方米,较洪流漫灌节水45%至60%,较惯例节水灌溉节水15.9%。
一直以来,水资源缺少是甘肃农业开展的最大“瓶颈”。全省犁地7814万亩,其间旱地占72%。年平均降雨278毫米,农业亩均水资源量为4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
“可以说,甘肃粮食生产的前史便是一部与干旱作斗争的前史。”省农业乡村厅副厅长常宏说,通过多年探究,甘肃立异出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灌区膜下滴灌、垄膜够灌、浅埋滴灌等技能,集成了河西走廊及沿黄灌溉区以“节”约运用地下水、中东部旱作区以聚“集”雨水、南部高寒阴湿区以“截”取部分地表水为主的甘肃旱作节水技能必恭必敬,为全省粮食生产供给了坚实的保证。
在甘肃河西灌区,金昌市金川区首先完结了河灌区高效节水及高规范农田全掩盖,为开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究。
在金川区红辣椒高效节水栽培基地,金昌市天顺泽辣椒专业合作社会集连片栽培500亩红辣椒,基地悉数选用高效节水技能进行栽培,较惯例洪流漫灌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药25%、省工20%、增产15%。工厂化育苗温室,主动雾化喷淋必恭必敬守时定量为种苗喷施叶面水肥;种苗移栽大田后,施行水肥一体化滴灌,精准进入作物根部。该合作社本年订单栽培3300亩,辐射带动全区栽培红辣椒1.05万亩,产品远销山东、陕西、山西等地,出口韩国、日本及欧美商场。
金川区园艺场蔬菜基地,是金川区15个高效节水演示点之一,首要栽培菜心、芥蓝、上海青、斗白等供粤港澳区域等蔬菜。基地在田间装置电磁阀等智能操控设备,全面推广运用增施有机肥、喷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能及“水溶肥+智能灌溉精量操控”等节水形式,蔬菜亩均增产20公斤,总产量添加30吨,增收15万元,完结了节水、节肥、绿色高效。并通过多茬栽培,基地年完结供粤港澳蔬菜栽培培育面积4500亩,年产优质绿色蔬菜1800余吨,年产值到达900余万元,带动了全区蔬菜工业绿色高质量开展。
省犁地质量建造维护总站站长郭世乾介绍,我省现已总结出“水肥一体化、覆膜保墒、集雨补灌和引水上山”等四大节水增粮技能途径,当时,全省高效农田节水技能面积到达1343.8万亩,较2023年添加近300万亩,特别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到达675万亩,占有用灌溉面积的34%左右。
新的农业节水理念、新的农业节水技能,为现代农业开展注入新动能。我省将全力推动农业节水加快速度进行开展,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奉献节水力气。